[1] 杜学彬, 薛顺章, 郝臻, 等. 地电阻率中短期异常与地震的关系[J]. 地震学报, 2000, 22(4): 368-376. [2] 钱复业, 赵玉林, 于谋明, 等. 地震前地电阻率的异常变化[J]. 中国科学(B辑), 1982, (9): 831-839. [3] 桂燮泰, 关华平, 戴经安. 唐山、 松潘地震前视电阻率短临异常图像重现性[J]. 西北地震学报, 1989, 11(4): 71-75. [4] 钱家栋, 陈有发, 金安忠. 地电阻率法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5. [5] 杜学彬, 赵和云, 陈宝智. 地电阻率临震突变与活断层、 发震应力场[J]. 地震学报, 1993, 15(3): 303-312. [6] 杜学彬, 阎志德, 邹明武. 景泰6.2级地震震源动力学过程[J]. 地震学报, 1994, 16(3): 296-303. [7] 杜学彬, 李宁, 叶青, 等. 强地震附近视电阻率各向异性变化的原因[J].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50(6): 1802-1810. [8] 杜学彬, 李步云, 刘耀炜. 1995年永登5.8级地震多种前兆异常特征[J]. 西北地震学报, 1997, 19(4): 19-24. [9] Lu J, Qian F Y, Zhao Y L.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Schlumberger monitoring array: application to changes of resistivity prior to the 1976 earthquake in Tangshan China[J]. Tectonophy, 1999, 307: 397-405. [10] 赵卫明, 王树青, 金延龙, 等. 1991年1月13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5.2级地震前兆异常分析[J]. 内陆地震, 1993, 7(1): 38-43. [11] 张学民. 地电阻率的年变畸变异常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4, 25(1): 68-74. [12] 解滔, 李飞, 沈红会, 等. 新沂地震台地电阻率反向年变分析[J]. 地震学报, 2013, 35(6): 856-864 [13] 杜学彬. 临震ρs突变的活断层—引力场效应短临地震预报研究[J]. 地震, 1992, (1): 18-26. [14] 杜学彬, 赵和云, 陈宝智. 地电阻率I临震突变与活断层、 发震应力场[J]. 地震学报, 1993, 15(3): 303-312. [15] 杜学彬. 在地震预报中的两类视电阻率变化[J]. 中国科学: D辑, 2010, 40(10): 1321-1330. [16] 陈雪梅, 武银, 张璇, 等. 岷县6.6级及芦山7.0级地震前天水地电阻率井下观测资料异常[J]. 地震工程学报, 2013, 35(4): 816-818. [17] 刘君, 杜学彬, 范莹莹, 等. 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前的地电阻率变化[J]. 地震工程学报, 2013, 35(4): 819-826. [18] 杨兴悦, 杨立明, 康云生, 等. 天水地震台井下地电观测系统介绍及其分析[J]. 地震研究, 2012, 35(1): 92-97. [19] 杜学彬, 赵和云, 陈宝智, 等. 景泰6.2(MS)级地震地电阻率变化特征[J]. 地震学报, 1992, 8(3): 28-35. [20] 韩晓明, 刘芳, 张帆, 等. 2015年阿拉善左旗MS5.8地震的震源机制和重新定位[J]. 地震学报, 2015, 37(6): 1059-1063. [21] 杜学彬, 马占虎, 叶青, 等. 与强地震有关的视电阻率各向异性变化[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21(1): 93-100. [22] 杜学彬. 大陆中、 强地震地电阻率临震突变及其时空分布讨论[J]. 地震, 1992, (6): 5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