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地震局预测预防司. 地震短临预报的理论与方法[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7. [2] 王金周, 刘文龙, 陈宇卫, 等. 地震空区及条带附近地震破裂特征的震例研究[J]. 西北地震学报, 2002, 24(2): 167-173. [3] 刘蒲雄, 陈章立. 地震条带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作用[J]. 中国地震, 1989, 5(1): 23-32. [4] 韩渭宾, 席敦礼. 四川六级以上地震前地震活动条带的特征[J]. 地震学报, 1985, 7(1): 3-18. [5] 龙海英, 聂晓红, 高国英. 新疆天山地区强震前地震条带不清晰的原因初探[J]. 西北地震学报, 2008, 30(1): 56-61. [6] 杨芬, 付虹. 滇西北东条带地震围空及条带中强地震的时空关系[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0, 31(5): 7-12. [7] 李莹甄, 王海涛, 邬成栋, 等. 中国大陆地震条带统计特征分析[J]. 地震学报, 2011, 33(5): 568-581. [8] 王想, 王海涛, 王红蕾, 等. 华北北部及东北地区地震空区和条带统计特征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1, 32(4): 1-6. [9] 韩渭兵, 席敦礼. 四川地区地震活动条带预报效能评估, 地震预报方法实用化研究文集: 地震学专辑[G]. 北京: 学术书刊出版社, 1989. [10] 汤兰荣, 高建华, 曾新福. 华东地区地震成组和迁移特征分析[J]. 地震, 2015, 35(3): 86-92. [11] 曾新福, 吕坚. 华东南地区5.5级以上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图像异常研究[J]. 地震, 2016, 36(3): 116-124. [12] 陈希儒. 数理统计引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1. [13] 李强, 谢华章, 田建明. 江苏省和邻区震群研究及其综合判定指标预报效能的评估[J]. 地震学刊, 1997, (3): 1-5. [14] 陈章立, 刘蒲雄, 黄德瑜, 等. 大震前区域地震活动特征//国际地震预报讨论会论文选[C].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1. [15] Liu P, Huang D, Wang L, et al. Seismicity pattern over the preparatory process of strong earthquakes[J]. ISCSEP Seismological Press, Beijing China, 1984, 100-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