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ard S N.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seismic hazard in southern California[J]. Bull. Seismol. Soc. Am., 1994, 84(5): 1293-1309. [2] Savage J C, Gan W, Svarc J L. Strain accumulation and rotation in the eastern California Shear Zone[J]. J. Geophys. Res., 2001, 106(B10): 21995-22007. [3] 李延兴, 黄珹, 胡新康, 等.板内块体的刚性弹塑性运动模型与中国大陆主要块体的应变状态[J]. 地震学报, 2001, 23(6): 565-572. [4] 沈正康, 王敏, 甘卫军, 等. 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应变率场及其动力学成因研究[J]. 地学前缘, 2003, 10(U08): 93-100. [5] 江在森, 马宗晋, 张希, 等. GPS初步结果揭示的中国大陆水平应变场与构造变形[J].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46(3): 352-358. [6] 江在森, 刘经南. 应用最小二乘配置建立地壳运动速度场与应变场的方法[J]. 地球物理学报, 2010, 53(5): 1109-1117. [7] 武艳强, 江在森, 杨国华, 等. 利用最小二乘配置在球面上整体解算GPS应变场的方法及应用[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7): 1707-1711. [8] Bayer R, Chery J, Tatar M, et al. Active deformation in Zagros-Makran transition zone inferred from GPS measurements[J]. Geophys.J.Int., 2006, 165(1): 373-381. [9] Wu Y Q, Jiang Z S, Yang G H, et al. Comparison of GPS strain rate computing methods and their reliability[J]. Geophys. J. Int., 2011, 185(2): 703-717. [10] 陈健主编. 大地形变测量学[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7. [11] 武艳强. 高性能计算与GPS地壳形变信息提取[D].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硕士论文, 2008. [12] Melchier P. The Tides of the Planet Earth. New York[M]. Oxford, Paris. Pergamon Press: 1978, 83. [13] 江在森, 张希, 祝意青, 等.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区域构造变形背景[J]. 中国科学(D辑), 2003, 33(Supp): 163-172. [14] 江在森, 杨国华, 张晶, 等. GPS观测技术在地震短期预测中的应用研究[M]. 北京: 2006. [15] 丁开华, 许才军. 川滇地区地壳应变场的GPS与地震矩张量联合反演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9, 34(3): 265-268. [16] 杨国华, 韩月萍, 杨博. 川滇地区地壳水平运动与变形场的演化特征及其机制讨论[J]. 地震研究, 2009, 32(3): 275-282. [17] 武艳强, 江在森, 杨国华, 等. 南北地震带北段近期地壳变形特征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2012, 37(9): 1045-1048. [18] 魏文薪, 江在森, 武艳强, 等. 利用GPS数据研究川滇块体东边界主要断裂带运动特性[J]. 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2012, 37(9): 1041-1044. [19] 赵静, 江在森, 武艳强, 等. 汶川地震前后川滇块体应变与断裂变形特征研究[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1, 31(5): 30-34. [20] 张希, 江在森, 张希, 等. 川滇地区地壳水平运动特征与强震关系研究[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3, 23(3): 35-41. [21] 武艳强, 江在森, 杨国华, 等. 汶川地震前GPS资料反映的应变率场演化特征[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1, 31(5): 20-25. [22] 邹镇宇, 江在森, 武艳强, 等. 基于GPS速度场变化结果研究汶川地震前后南北地震带地壳运动动态特征[J]. 地球物理学报, 58(5): 1597-1609. [23] 徐锡伟, 闻学泽, 郑荣章, 等. 川滇地区活动块体最新构造变动样式及其动力来源[J]. 中国科学(D辑), 2003, 33: 151-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