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云南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永宁幅[M]. 地图出版社, 1982. [2] 邓起东, 张培震. 中国活动构造基本特征[J]. 中国科学: D 辑, 2002, 32(12): 1020-1030. [3] 杜方, 吴江. 四川盐源—云南宁蒗间5.8级地震发震特征[J]. 四川地震, 2008, 128(3): 11-19. [4] 张四昌, 王绍晋, 龙晓帆, 等. 1976年盐源—宁蒗地震序列的破裂特征[J]. 地震, 1995, 15(3): 275-279. [5] 徐扬, 菊地正幸, 苏有锦. 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地震震源过程的体波反演[J]. 地震学报, 1998, 20(2): 113-117. [6] 许忠淮, 阎明, 赵仲和. 由多个小地震推断的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的方向[J]. 地震学报, 1983, 5(3): 268-279. [7] 周仕勇, 许忠淮. 伽师强震群震源特征及震源机制力学成因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44(5): 654-662. [8] 胡幸平, 俞春泉, 陶开. 利用P波初动资料求解汶川地震及其强余震震源机制解[J].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51(6): 1711-1718. [9] 刘杰, 郑斯华, 康英, 等. 利用P波和S波的初动和振幅比计算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J]. 地震, 2004, 24(1): 19-26. [10] Kikuchi M, Kanamori H. Inversion of complex body waves[J]. Bull Seismol Soc Am, 1982, 72(2): 491-506. [11] Dreger D, Helmberger D V. Broadband modeling of local earthquakes[J]. Bull Seis Soc Am, 1990, 80(5): 1152-1179. [12] 吴忠良, 陈运泰, 倪江川, 等. 近震源宽频带记录的地震矩张量反演[J]. 地震学报, 1994, 16(2): 141-152. [13] Zhao L-S, Helmberger D V. Source estimation from broadband regional seismograms[J]. Bull Seismol Soc Am, 1994, 84(1): 91-104. [14] Zhu L, Helmberger D V. Advancement in source estimation techniques using broadband regional seismograms[J]. Bull Seismol Soc Am, 1996, 86(5): 1634-1641. [15] 韦生吉, 倪四道, 崇加军, 等. 2003年8月16日赤峰地震: 一个可能发生在下地壳的地震?[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1): 111-119. [16] 郑勇, 马宏生, 吕坚, 等. 汶川地震强余震 (MS≥5.6)的震源机制解及其与发震构造的关系[J]. 中国科学: D 辑, 2009, 39(4): 413-426. [17] 黄建平, 倪四道, 傅容珊,等. 综合近震及远震波形反演2006文安地震(MW5.1)的震源机制解[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1): 120-130. [18] 罗艳, 倪四道, 曾祥方, 等. 汶川地震余震区东北端一个余震序列的地震学研究[J].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0, 40(2): 677-687. [19] Zhu L, Rivera L A. A note on the dynamic and static displacements from a point source in multilayered media[J].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2002, 148(3): 619-627. [20] 郑秀芬, 欧阳飚, 张东宁, 等. “国家数字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技术系统建设及其对汶川大地震研究的数据支撑[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5): 1412-1417. [21] 李永华, 吴庆举, 田小波, 等. 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云南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结构[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1): 67-80. [22] 刘建华, 刘福田, 吴华, 等. 中国南北带地壳和上地幔三维速度成像[J]. 地球物理学报, 1989, 32(3): 143-151. [23] 熊绍柏, 郑晔, 尹周勋, 等. 丽江—攀枝花—者海地带二维地壳结构及其构造意义[J]. 地球物理学报, 1993, 36(4): 434-444. [24] 万永革, 周公威, 吴忠良, 等. 中国地震震源机制解测定结果的比较[J]. 地震地磁观测研究, 2001, 22(5): 1-15. [25] 石耀霖, 朱守彪. 中国大陆震源机制深度变化反映的地壳-地幔流变特征[J].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46(3): 359-365. [26] 张国民, 汪素云. 中国大陆地震震源深度及其构造含义[J]. 科学通报, 2002, 47(9): 663-668. [27] Ma S, Atkinson G M. Focal depths for small to moderate earthquakes (mN≥2.8) in Western Quebec, Southern Ontario, and Northern New York[J]. Bull Seismol Soc Am, 2006, 96(2): 609-623. [28] 崇加军, 倪四道, 曾祥方. sPL, 一个近距离确定震源深度的震相[J]. 地球物理学报, 2010, 53(11): 2620-2630. [29] 韩立波, 蒋长胜, 包丰. 2010 年河南太康MS4.6地震序列震源参数的精确确定[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9): 2973-2981. [30] 张瑞青, 吴庆举, 李永华, 等. 汶川中强余震震源深度的确定及其意义[J]. 中国科学: D 辑, 2008, 38(10): 1234-1241. [31] 罗艳, 曾祥方, 倪四道. 震源深度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待刊. [32] 钱晓东, 苏有锦, 李琼. 2012年云南宁蒗—盐源5.7级地震及震前异常分析[J]. 地震研究, 2012, 4(5): 455-463. [33] 钟继茂, 程万正. 由多个地震震源机制解求川滇地区平均应力场方向[J]. 地震学报, 2006, 28(4): 338-349. [34] 胡朝忠, 杨攀新, 熊仁伟. 2012年6月24日宁蒗—盐源5.7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浅析[J]. 地震, 2012, 32(4): 140-147. [35] 李乐, 陈棋福, 钮凤林, 等. 利用“重复地震”估算丽江—宁蒗断裂带的深部滑动速率[J]. 科学通报, 2008, 53(23): 2925-2932. [36] 朱艾澜, 徐锡伟, 周永胜, 等. 川西地区小震重新定位及其活动构造意义[J].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48(3): 629-6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