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培震, 邓起东, 张国民, 等.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J]. 中国科学(D辑), 2003, 33(增刊): 12-20. [2] 徐锡伟, 吴卫民, 张先康, 等. 首都圈地区地壳最新构造变动与地震[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3] 姚殿义, 杜迎春, 刘素英. 华北地区的震源机制[J]. 华北地震科学, 1991, 9(3): 37-48. [4] 高文学, 马瑾. 首都圈地震地质环境与地震灾害[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3. [5] 张晶, 江在森, 王武星. 边界作用力改变与首都圈形变场变化[J]. 中国地震, 2008, 24(2): 134-141. [6] 曹建玲, 张晶, 王辉, 等. 首都圈跨断层形变反映的断层活动方式及其成因探讨[J]. 地震, 2011, 31(4): 77-85. [7] 马瑾. 从断层中心论向块体中心论转变论活动地块在地震活动中的作用[J]. 地学前缘, 1999, 6(4): 363-370. [8] 汪素云, 许忠淮. 中国东部大陆的地震构造应力场[J]. 地震学报, 1985, 7(1): 17-32. [9] 曹建玲, 石耀霖, 张怀, 等. 青藏高原GPS位移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顺时针旋转成因的数值模拟[J]. 科学通报, 2009, 54(2): 224-234. [10] Yang Y, Liu M. Crustal thickening and lateral extrusion during the Indo-Asian collision: a 3D viscous flow model[J]. Tectonophysics, 2009, 465: 128-135. [11] 陈连旺, 陆远忠, 张杰, 等. 华北地区三维构造应力场[J]. 地震学报, 1999, 21(2): 140-149. [12] 刘峡, 马瑾, 傅容珊, 等. 华北地区现今地壳运动动力学初步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0, 53(6): 1418-1427. [13] 于湘伟, 陈运泰, 张怀. 京津唐地区中小地震重新定位[J]. 地震学报, 2010, 32(3): 257-269. [14] 王峻, 刘启元, 陈九辉, 等. 首都圈地区的地壳厚度及泊松比[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1): 57-66. [15] Wang J, Ye Z R, He J K. Three-dimensional mechanical modeling of large-scale crustal deformation in China constrained by the GPS velocity field[J]. Tectonophysics, 2008, 446: 51-60. [16] 刘峡, 傅容珊, 杨国华, 等. 用GPS资料研究华北地区形变场和构造应力场[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6, 26(3): 33-39. [17] 李延兴. 首都圈GPS地形变监测网的布设与观测[J].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6, 16(2): 90-93. [18] 谢觉民, 杨国华, 郭良迁. 华北地区跨断层垂直形变分区特征及其对块体划分的意义[J]. 地震地质, 2000, 22(4): 387-394. [19] 冯向东, 魏东平, 陈棋福. 基于观测应力场的大华北地区动力学机制探讨[J]. 地震学报, 2005, 27(1): 1-10. [20] 许忠淮, 汪素云, 黄雨蕊, 等. 由大量的地震资料推断的我国大陆构造应力场[J]. 地球物理学报, 1989, 32(6): 636-647. [21] 刘峡. 华北地区现今地壳运动与形变动力学数值模拟[D]. 合肥: 中国科技大学, 2007. [22] 黄金莉, 赵大鹏. 首都圈地区地壳三维P波速度细结构与强震孕育的深部构造环境[J]. 科学通报, 2005, 50(4): 348-355. [23] 嘉世旭, 齐诚, 王夫运, 等. 首都圈地壳网格化三维结构[J].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48(6): 1316-1324. [24] 齐诚, 赵大鹏, 陈顒, 等. 首都圈地区地壳P波和S波三维速度结构及其与大地震的关系[J].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49(3): 805-815. [25] 罗艳, 崇加军, 倪四道, 等. 首都圈地区莫霍面起伏及沉积层厚度[J].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51(4): 1135-1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