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地震》,

带摘要目录

    2024年, 第4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4-01-31 上一期   
    嘉黎断裂带中段流域地貌形态指数与新构造活动特征
    黄峰, 熊仁伟, 林敬东, 赵峥, 杨攀新
    2024 (1):  1-18.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01
    摘要 ( 49 )   PDF(8413KB) ( 73 )  
    本文以嘉黎断裂带中段(尼屋乡—古乡段)为研究对象, 利用30 m分辨率的SRTM DEM数据, 提取435条支流流域标准化陡峭指数(ks)、 43条支流河谷宽高比指数(VF)、 55个流域面积-高程积分指数(HI)、 10条支流河道纵剖面和裂点。 依据不同河段的河流标准化陡峭指数和沿河道纵向剖面的一系列裂点分布特征, 将研究区划分出流域上游、 下游南侧与下游北侧三个区域进行对比分析。 上游ks值与HI值均低于下游, 而VF值高于下游值。 这些数据研究结果表明, 尼屋乡—古乡段下游区域构造抬升活动强烈, 而上游区域抬升则相对较弱。 尼屋乡—古乡段下游选取南北两侧各5条支流分析, 遥感解译结果显示断裂大致沿河谷南侧展布, 多与南侧一级支流低海拔裂点发育位置相当。 结合野外断裂剖面调查和测年结果分析, 认为断裂中段活动时代为全新世早期或晚更新世晚期, 除右旋走滑活动外, 还伴有显著的逆冲挤压性质, 其原因是断裂中段位于青藏高原东构造结正北侧, 推测断裂除羌塘块体向东运移影响外, 逆冲作用是受构造节持续向北推挤作用的结果。
    2022年四川泸定MS6.8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及强地面运动模拟
    舒甜甜, 罗艳, 朱音杰
    2024 (1):  19-36.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02
    摘要 ( 30 )   PDF(6955KB) ( 36 )  
    首先, 利用区域宽频带波形拟合, 反演了2022年泸定MS6.8地震序列主震和部分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 其次, 基于有限断层模型反演方法, 使用区域宽频带波形数据反演了此次泸定地震震源破裂过程, 并根据得到的震源破裂模型计算了峰值地面速度(PGV)分布。 结果显示, 此次地震矩心深度为6.0 km, 是一个典型的高角度左旋走滑地震。 震源破裂传播方向主要沿断层走向约165°向东南方向传播, 由深部震源起始破裂点向浅部扩展, 并破裂到地表, 地表破裂主要分布在磨西到猛虎岗一带, 长度约16 km。 震源破裂过程持续时间约20 s, 能量主要集中在前15 s内释放。 地震释放的标量地震矩为1.07×1019 N·m, 约等于矩震级MW6.62。 地震主体破裂发生在3~6 s之间, 最大滑动量达到1.8 m, 位于震中东南方向深度约10 km处。 除此之外, 在震中西北方向深度11 km处和震中东南方向深度18 km处分别发生两个次级破裂, 滑动量大约在0.6~1.0 m。 主体破裂的破裂长度约20 km, 两个次级破裂的长度分别约为4 km和8 km。 使用该震源破裂模型计算得到了PGV分布, PGV分布以震中为中心沿断层走向两侧扩散, 其长轴与地震断层走向一致, 呈NW向, 极震区PGV为200~360 cm/s, 地震烈度区内受灾严重的村镇均位于极震区。
    深井地震综合观测系统授时方法设计与实现
    吴旭, 薛兵, 李江, 朱小毅, 张兵, 黄诗
    2024 (1):  37-49.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03
    摘要 ( 27 )   PDF(3828KB) ( 39 )  
    在深井地震综合观测中实现秒脉冲(Pulse Per Second, PPS)精确、 可靠地传输非常重要。 针对该需求, 设计了一种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符号, 选择其中的一些频点用来标记PPS, 避免了采用单独导线传输PPS, 节约了硬件资源, 提高了传输可靠性。 另外, 受传输信道的频带限制, 以及接收过程中滤波器的影响, 直接传输PPS的时延难以判断, 而信道和滤波器相频特性是确定而且可测的, 使用正弦波标记传输PPS时, 可以基于滤波器相频特性计算出滤波器引起的时延偏差, 校正信道及滤波器的影响。 实验证明, 基于正弦波标记传输PPS的时移计算误差能够达到微秒级, 完全能够满足目前地震观测的使用要求。
    自由落体绝对重力仪中参考棱镜振动测量技术
    黄诗, 朱小毅, 薛兵, 张兵, 吴旭
    2024 (1):  50-63.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04
    摘要 ( 37 )   PDF(4694KB) ( 37 )  
    精确测量绝对重力仪参考棱镜的振动信号并将其用于补偿绝对重力测量值是提高绝对重力仪测量精度的一种解决方案。 对此, 本文介绍了参考棱镜振动测量的原理, 设计了参考棱镜振动加速度测量装置, 推导参考棱镜振动测量装置的传递函数。 研究表明, 可以将测量装置等效为加速度计, 通过成熟的加速度计测量方法, 可获得等效的加速度计传递函数参数, 从而得到测量装置输出电压对参考棱镜振动加速度的传递函数, 该函数能够解算出参考棱镜的振动加速度, 以补偿绝对重力测量值。 在实验室测得的数据与理论数据相符的基础上, 通过在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做垂直振动摆的振动实验得出, 实验曲线与理论模型公式刻画的幅频特性曲线重合, 验证了参考棱镜振动测量装置在实际中使用的可靠性。
    对强震地形变监测预报方法的思考
    薄万举, 张立成, 苏国营, 徐东卓, 赵立军
    2024 (1):  64-77.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05
    摘要 ( 30 )   PDF(2441KB) ( 28 )  
    简要回顾了中国地形变用于强震监测预报领域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对几次强震前得到的比较突出的地形变异常进行了分析, 收集了大面积形变异常与强震中长期预测、 地震前兆分布存在时间有序和空间配套、 强震前发现巨幅形变异常、 InSAR给出强震前地面垂向形变、 强震前地倾斜异常、 慢地震和预滑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综合分析认为, 强震前震中区附近存在与孕震体尺度相当的巨幅快速地面异常隆升。 及时有效地捕捉强震前巨幅快速地面异常隆升的时间有序和空间配套的异常信息, 可望针对人口稠密区域未来发生的强震给出具有减灾实效的预测预报意见, 值得尝试。 基于本研究提出了针对人口稠密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开展高密度、 大量程、 低精度地倾斜观测的设想, 并初步给出了观测方案、 基本原理和数据计算处理方法。
    榆林地区岩土体剪切波速与埋深的相关性分析
    郑萌, 黄月民, 梁积伟, 何斯渊, 李旭东, 陈红卫, 苏博, 苏晓明, 谢超
    2024 (1):  78-93.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06
    摘要 ( 35 )   PDF(3755KB) ( 31 )  
    岩土剪切波速是地质工程、 地震工程和工程勘察领域需要涉及到的重要参数之一。 以榆林地区218个钻孔数据为研究对象, 定量研究了榆林地区Ⅱ类场地常见的6种土类的剪切波速和埋深的关系, 通过最小二乘法优化参数, 并以拟合优度、 根均方误差与中值误差作为评价指标, 给出推荐的函数模型和适用范围, 并以两个工程场地实测钻孔为例对比了两个常用模型, 验证了本文模型的可靠性。 结果显示: 研究区各类土的剪切波速和埋深都呈较为明显的正相关, 不同岩性的埋深和剪切波速的相关性规律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经过对模型参数优化并对比三种模型评估指标, 可知用三次多项式表达更为合适。 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岩土体剪切波速和埋深之间的关系, 为榆林地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唐山老震区M≥4.0地震前b值变化异常特征研究
    岳晓媛, 李艳娥, 钟世军, 王薇, 王燕, 马梁
    2024 (1):  94-108.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07
    摘要 ( 26 )   PDF(5940KB) ( 33 )  
    选取2009年1月至2022年12月唐山老震区的地震目录资料计算b值, 利用格点搜索法确定b值下降幅度较大(≥20%)的区域作为异常区, 分析该区域b值的时间变化特征, 结合b值的时空变化研究该区域发生M4.0以上地震的危险性。 研究发现, 唐山老震区7次(组)M4.0以上地震均发生在b值下降幅度较大的区域边缘或附近, 表明应力较高的区域是地震危险区。 异常区域内b值的时间变化显示, 7次(组)M4.0以上地震多在震前半年至一年出现b值下降的变化过程, 也反映了异常区域应力逐渐积累的过程。 总体来说, b值的时空下降变化对唐山老震区M4.0以上地震的研判具有指示意义。
    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Lg波衰减及场地响应特征研究
    贾昕晔, 白少奇, 贾彦杰, 刘芳, 娜热
    2024 (1):  109-117.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08
    摘要 ( 21 )   PDF(3415KB) ( 28 )  
    基于Lg波谱比与台站场地响应联合反演的方法, 选取201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及邻省地震台网记录到的ML≥2.8地震事件78次, 开展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震波衰减和场地响应分析研究。 结果显示, 三分向衰减参数分别为: QUD(f)=372·f0.54, QEW(f)=287·f0.59, QNS(f)=382·f0.43。分析34个台站场地响应可得, EKH、 BYT、 HYS台站在1~7 Hz频段内有明显放大效应, BHS、 XLT、 RLT台站在1~3 Hz频段有明显放大效应, 可能与台站所处复杂的地质构造有关。
    东昆仑断裂带活动速率研究概观
    李建军, 李文巧, 贡秋卓玛, 司金罗布, 次仁多吉, 李佳怡, 张军龙
    2024 (1):  118-140.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09
    摘要 ( 30 )   PDF(4640KB) ( 47 )  
    东昆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内部的主要巨型左旋走滑断裂。 了解该断裂带的活动速率对于理解青藏高原的隆升演化和大陆构造变形过程至关重要。 近年来, 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东昆仑断裂带活动速率时空变化特征的阶段性认识。 本文综述了东昆仑断裂带的几何分段、 深部结构和在数十年至数十万年时间尺度下的活动速率研究进展, 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东昆仑断裂带呈现典型的走滑断裂几何结构, 自西向东形态逐渐变得复杂, 呈现出“马尾状”的构造形态。 通过遥感、 地质调查、 古地震和大地测量等方法, 研究者测量了东昆仑断裂带的水平和垂直活动速率。 研究结果显示, 水平活动速率自西向东总体减小。 以阿尼玛卿山(99°E~100°E)为界, 西部地区的水平活动速率基本稳定在10~12 mm/a, 变化不大; 东部地区的水平活动速率范围为1~12 mm/a, 不大于西部, 但该速率值存在较大争议。 垂直运动速率则呈现出相反的趋势, 西部约为水平活动速率的10%, 而东部逐步增加。 这表明西部的水平变形仍有部分在东部转换为垂向隆升。 在地貌位错量和大地测量数据相似的情况下, 活动速率的差异可能与位错量相应的起始年龄差异、 震后黏弹性松弛效应、 次级断裂和巴颜喀拉块体内部断裂、 岷山隆起等因素有关。 目前, 东昆仑断裂带的水平运动已有深入研究, 未来可以尝试补充其垂直运动的研究, 利用水平和垂直速率之比的变化来探讨水平走滑和垂向隆升变形的转变过程。 不同学科对于东昆仑断裂带的活动速率有不同的认识, 这是由于该断裂带具有复杂的几何结构, 并且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在时空尺度上也存在差异。 因此, 在综合分析多学科数据时, 需要考虑这些差异对结果解释的影响, 并尽可能采用相同或相近时间尺度下的数据进行对比。
    2024年1月1日日本能登半岛7.6级地震: 震源特征、 灾害概况与应急响应
    陈光齐, 武艳强, 夏明垚, 李志远
    2024 (1):  141-152.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10
    摘要 ( 43 )   PDF(4280KB) ( 37 )  
    2024年1月1日, 日本能登半岛发生7.6级地震, 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本文利用震后3 d的信息, 快速分析了此次地震的震源特征、 受灾情况和应急响应工作。 结果显示: ① 地震破裂方式为逆冲型, 余震分布呈现NE向带状特征, 范围约150 km; ② GNSS观测到震中附近显著的W-WN同震位移, 最大水平位移达1.2 m, 两段断层反演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观测数据; ③ 震中附近观测到了较大的峰值地面速度(PGV)和峰值地面加速度(PGA), 最大达到145 cm/s和2681 cm/s2, 同时烈度达到日本标准最高值(7度), 并且能登半岛附近绝大部分地区的烈度都在5强以上(日本烈度标准的从高到低第4档); ④ 截至1月3日, 此次地震已造成了日本石川县73人死亡, 323人受伤, 183栋房屋全毁或半毁, 并引发了海啸、 火灾、 边坡破坏、 道路受损等灾害链。 最后, 本文简要总结了针对此次地震的紧急救援、 信息发布等灾害应对和管理措施。 此项工作为理解地震机理、 研究灾害成因以及开展有效应对措施提供了参考, 为未来类似事件的处置提供了借鉴。
    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发震构造浅析
    杨攀新, 熊仁伟, 胡朝忠, 高原
    2024 (1):  153-159.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11
    摘要 ( 57 )   PDF(3024KB) ( 43 )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 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次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 受青藏高原向NE向扩展挤压作用的影响, 区域发育两组较为典型的断裂构造: NWW向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是活动块体运动边界, 另一组NNW向右旋走滑断裂则发育在块体内部构成次级块体边界。 此次积石山6.2级地震就发生在NWW向西秦岭北缘左旋走滑断裂带和NNW向日月山右旋走滑断裂带之间的大型挤压阶区内, 初步判定其发震构造为以逆冲作用为主的拉脊山断裂带东南段的积石山东缘断裂。 断裂切断拉脊山北缘断裂带东南段, 使积石山东缘断裂成为一个长度不足40 km的独立活动段, 判定原震区近期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2023年12月18日积石山6.2级地震的深浅变形构造分析
    高原, 李心怡, 李抒予, 夏新宇, 杨逸文, 王琼
    2024 (1):  160-166.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12
    摘要 ( 45 )   PDF(5209KB) ( 31 )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震源区及邻区绝对板块运动方向与岩石圈方位各向异性有很好的一致性, 区域浅地表变形与上地壳各向异性反映的变形特征都出现明显的空间扰动, 上地壳的局部不均匀变形和物性差异是积石山地震的深部发震构造背景。 地震发生在积石山东缘断裂, 该断裂长约30~40 km, 短期内不具备发生相当震级或更大地震的深部蕴震构造条件。
    2023年甘肃积石山MS6.2地震: 一次逆冲为主的浅源强震
    杨彦明, 苏淑娟
    2024 (1):  167-174.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13
    摘要 ( 40 )   PDF(3804KB) ( 37 )  
    基于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波形数据, 在三维空间内利用波形拟合反演方法获得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MS6.2地震最佳震源机制解, 结果表明: 节面Ⅰ走向305°, 倾角56°, 滑动角61°; 节面Ⅱ为走向169°, 倾角43°, 滑动角125°; 矩震级MW6.02。 最佳拟合的空间精细位置为102.377°E, 35.968°N, 深度9 km。 结果显示, 地震破裂沿NW方向扩展。 初步推断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面为节面Ⅱ, 发震断层是拉脊山北缘断裂(积石山东缘断裂), 是一次逆冲为主, 兼少量走滑分量的浅源强震事件。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震源机制及其对周围区域的应力影响
    王润妍, 万永革, 宋泽尧, 关兆萱
    2024 (1):  175-184.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14
    摘要 ( 42 )   PDF(6519KB) ( 39 )  
    为研究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对周围地区的应力影响, 本文首先根据各个机构和学者提供的震源机制数据确定了本次地震的震源机制中心解。 节面Ⅰ: 走向159.08°, 倾角40.57°, 滑动角112.46°; 节面Ⅱ: 走向310.52°, 倾角53.05°, 滑动角71.88°。 此次地震为逆冲型地震。 将当地的应力体系投影到震源机制中心解的两个节面上, 得到相对剪应力分别为0.797和0.951, 可以看出该地震是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的一次正常能量释放。 拉脊山北缘断裂呈NNW走向, SWW倾向, 倾角为45°~55°, 与震源机制中心解的节面Ⅰ较为一致, 判断拉脊山北缘断裂为此次地震发震断裂。 基于该地震破裂模型及均匀弹性半空间模型, 计算此次地震对周边地区产生的同震位移场及应变场。 体应变在震中呈现拉张, 距离震中较远的东北和西南两侧呈现轻微拉张, 震中周边呈现压缩, 东侧压缩表现更为突出。 水平位移场表现为在震中西北侧和小部分东南侧的物质向外涌出, 而东北侧和西南侧的物质涌入震中; 与水平位移场相对应, 垂直位移场在震中表现为隆升, 而四周表现为略微沉降。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震源机制解
    王勤彩, 罗钧, 陈翰林, 孟霖鑫
    2024 (1):  185-188.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15
    摘要 ( 43 )   PDF(2197KB) ( 44 )  
    使用区域台网资料, 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6.2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结果显示, 该地震为逆冲型地震, 与GCMT、 GFZ和USGS的震源机制解基本一致。 震源机制解节面Ⅱ的走向与积石山东缘断裂大致相同。
    区域地震记录揭示的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
    罗艳, 朱音杰, 高原
    2024 (1):  189-194.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16
    摘要 ( 30 )   PDF(2612KB) ( 36 )  
    基于有限断层模型反演方法, 利用区域宽频带地震波形数据, 反演了2023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积石山6.2级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 获得了积石山地震破裂滑动时空分布: 此次地震是逆冲兼少量走滑型地震, 破裂持续时间约为9 s, 主体能量在前6 s释放, 地震破裂主要沿断层走向向NW方向拓展, 计算得到的标量地震矩为1.39 × 1018 N·m, 相当于MW6.02, 破裂尺度约10 km左右, 最大同震滑动量为35 cm。
    利用远场记录反演2023年甘肃积石山M6.2地震破裂过程
    王安简, 高原
    2024 (1):  195-203.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17
    摘要 ( 26 )   PDF(4165KB) ( 45 )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在甘肃临夏积石山发生了M6.2地震, 地震发震断层推测为此前尚未充分认知的积石山东缘断裂。 本文利用远场地震记录反演分析了2023年积石山M6.2地震的破裂过程。 结果表明, 地震破裂持续时间约8 s, 主要破裂长度为20~25 km, 宽度约25 km。 在走向为164°的节面Ⅰ上, 整个破裂过程释放的标量地震矩为1.46×1018 N·m, 相当于矩震级MW6.05, 最大同震滑动量约为0.25 m, 估计矩心深度为9.5 km, 破裂主要沿断层走向SSE向扩展; 在走向为303°的节面Ⅱ上, 释放的标量地震矩为1.38×1018 N·m, 相当于矩震级MW6.03, 最大同震滑动量约为0.19 m, 矩心深度为11.1 km。 破裂呈现双侧形态, 主要沿SE方向, 并存在NW向的拓展趋势。
    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序列精定位
    左可桢, 赵翠萍
    2024 (1):  204-208.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18
    摘要 ( 38 )   PDF(2030KB) ( 79 )  
    本文使用结合波形互相关技术的双差定位方法, 对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序列(截至2023年12月22日24时)进行了重定位。 结果显示, 主震震中位于临夏州积石山县(35.745°N, 102.827°E), 震源深度约为12.5 km。 余震序列呈现出NW和NNW两个展布方向。 其中主震西侧的余震条带呈NW向展布, 深度方向上向NE方向倾斜。 重定位结果显示了该地区具有复杂的构造背景和发震机制。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MS6.2地震触发次生灾害快速评估
    徐岳仁, 窦爱霞, 李智敏, 梁朋, 梁泽毓, 陆玲玉
    2024 (1):  209-215.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19
    摘要 ( 34 )   PDF(8398KB) ( 27 )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县发生MS6.2地震, 该次地震触发官亭盆地中川乡金田泥流灾害, 造成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通过震前、 震后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对比分析, 初步判断此次地震没有引发大型同震滑坡与密集砂土液化, 但是震前震中区发育的大量大型黄土滑坡和密集液化砂脉是由更老的地震事件触发。 金田泥流灾害是物源区高含水量黏性土在强震动条件下沿沟谷发生流动所致, 其发生可能与人类的耕作方式(引黄灌区震前冬季灌溉导致浅表土层含水量提高)有关。
    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青海灾区地震地质灾害初步调查分析
    杨传成, 李智敏, 熊仁伟, 盖海龙
    2024 (1):  216-225.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20
    摘要 ( 55 )   PDF(9873KB) ( 41 )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 甘肃省积石山县(35.70°N, 102.79°E)发生6.2级地震, 积石山县大河家镇为本次地震的宏观震中, 地震烈度为Ⅷ度(8度)。 通过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MS6.2地震青海地区的现场初步调查发现, 这次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 多处出现滑坡、 地裂缝和喷砂冒水(液化)现象。 由于震区浅表土质松软, 地下含水较多, 地震的破裂和构造作用造成浅表地体的流滑。 本文简要介绍了本次地震的烈度分布、 地震地质灾害类型及特点, 分析讨论总结此次地震灾害的特征及影响。 本研究可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范围划定、 趋势预测和灾后重建提供科学参考, 对今后抗震设防和防震减灾工作有启示作用。
    中强地震发震构造标志浅析——以2023年积石山MS6.2地震为例
    张军龙, 徐岳仁, 李文巧, 陈峰
    2024 (1):  226-234.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21
    摘要 ( 35 )   PDF(3430KB) ( 29 )  
    地震地表破裂是地震发生的重要特征, 是研究地震动力学、 构造变形的重要手段。 一般认为, M6$\frac{3}{4}$以上的地震才会形成地表破裂。 但近年来, 也有M6.0左右的地震发生了地表破裂。 本文旨在探讨中强地震地表破裂的识别方法。 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的识别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中强地震地表破裂的规模(位错量、 宽度、 长度和深度)较小, 容易被黄土层厚覆盖, 掩盖地表破裂的痕迹, 不易识别; ② 非构造成因裂缝干扰, 使得难以区分构造成因地表破裂。 本文以2023年积石山MS6.2地震为例, 对中强地震构造成因破裂的识别标志进行了初步分析, 提出了以下识别标志: ① 地表破裂几何展布和剖面形态, 地震伴生的次生灾害(滑坡、 崩塌、 砂土液化等)的线性分布为识别发震构造提供参考和线索; ② 地表破裂沿破裂走向呈现稳定地穿越不同地貌单元, 至少穿越一条沟谷等低凹地貌; ③ 地表破裂在地质剖面上表现出稳定的产状; ④ 地表破裂伴生构造形态, 地表沿破裂发育雁列式褶皱(挤压鼓包)与张裂缝交替出现的现象。 本文提出的识别标志为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的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