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孙艳萍, 陈文凯, 周中红, 等. 甘肃地区地震烈度影响场评价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J]. 地震工程学报, 2014, 36(3): 697-704. [2] 周中红, 何少林, 陈文凯, 等. 甘肃地区地震烈度影响场计算模型参数的改进研究与应用[J]. 震灾防御技术, 2011, 6(2): 180-189. [3] Howell Jr B F, Schultz T R. Attenuation of modified Mercalli intensity with distance from the epicenter[J].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75, 65(3): 651-665. [4] Hanks T C, Hileman J A, Thatcher W. Seismic moments of the larger earthquakes of the southern California region[J]. GeolSocAmerBull, 1975, 86(8): 1131-1139. [5] 胡聿贤. 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教程[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9. [6] 王晓军, 文毅, 鲁权, 等. 陕西分区烈度衰减关系研究[J]. 灾害学, 2012, 27(4): 98-102. [7] 陈达生, 刘汉兴. 地震烈度椭圆衰减关系[J]. 华北地震科学, 1989, 22(3): 77-82. [8] 沙海军, 吕悦军, 彭燕菊, 等. 地震烈度椭圆衰减的限定模型及其在华北地区的应用[J]. 防震减灾工程学报, 2004, 24(1): 28-36. [9] 张扬, 马干, 史保平, 等. 华北地区烈度衰减模型建立及其用于震中区域和震级的定量估算[J]. 地震学报, 2009, 31(3): 290-306. [10] 汪素云, 俞言祥, 高阿甲, 等. 中国分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确定[J]. 中国地震, 2000, 16(2): 99-106. [11] 俞言祥. 汪素云. 青藏高原东北地区水平向基岩加速度峰值与反映谱衰减关系[J]. 地震学报, 2004, 26(6): 591-600. [12] 吕坚, 俞言祥, 等. 江西及邻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J]. 地震研究, 2009, 32(3): 269-274. [13] 肖亮, 俞言祥. 中国西部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J]. 震灾防御技术, 2011, 6(4): 358-371. [14] 杨彦明, 张文韬, 张帆, 等. 内蒙古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与发展[J]. 高原地震, 2013, 25(2): 22-25. [15] 杨彦明, 戴勇, 张国清.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6, 37(1): 30-37. [16] 戴勇, 高立新, 胡博, 等. 鄂尔多斯块体北缘中强以上地震活动特征分析[J]. 防灾减灾学报, 2012, 28(1): 56-62. [17] 中国地震局. 中国震例(1966—1975)[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8. [18] 中国地震局. 中国震例(1976—1980)[M].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0. [19] 中国地震局. 中国震例(1981—1985)[M].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0. [20] 中国地震局. 中国震例(1986—1989)[M].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9. [21] 中国地震局. 中国震例(1989—1991)[M]. 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0. [22] 中国地震局. 中国震例(1992—1994)[M]. 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2. [23] 中国地震局. 中国震例(1995—1996)[M]. 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2. [24] 中国地震局. 中国震例(1997—1999)[M]. 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3. [25] 中国地震局. 中国震例(2000—2002)[M]. 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8. [26] 中国地震局. 中国震例(2003—2007)[M]. 北京:地震出版社, 2013. [27] 顾功叙, 等. 中国地震目录[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3. [28] 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办公室. 中国地震目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1. [29] 国家地震局, 国家统计局. 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汇编(1990—1995)[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6. [30]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 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汇编(1996—2000)[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1. [31] 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 2001—2005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汇编[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10. [32] 马干, 张杨, 史保平. 利用地震烈度数据重构历史地震震级和震中位置的方法[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0, 25(1): 124-133. [33] Richard C. Aster, Brian Borchers, Clifford H. Thurber.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Inverse Problems(Second Edition)[M]. USA: Elsevier Academic Press, 2013: 220-224. [34] 张帆, 丁广, 付琦. 基于B/S架构的地震影响场分析系统[J]. 防灾减灾学报, 2014, 30(3): 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