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策, 左可桢, 赵翠萍.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6.0级地震序列活动特征[J]. 地震, 2020, 40(3): 28-40. |
[2] |
万森林, 张军龙, 刘明军, 贺为民, 李海龙, 郭长宝, 李智敏. 岷山断块的发震构造与地震活动性分析[J]. 地震, 2020, 40(2): 49-70. |
[3] |
闫坤, 王伟君, 王琼, 杨峰, 刘宁, 寇华东. 北天山中段微震活动检测及其活动性和孕震构造分析[J]. 地震, 2019, 39(3): 43-60. |
[4] |
孙丽娜, 陈婷, 王晓山, 金学申. 河北地区中强震前异常演化特征分析[J]. 地震, 2019, 39(2): 147-158. |
[5] |
武安绪, 陈学忠, 李艳娥. 2010智利莫尔MW8.8地震对其破裂区及附近地区地震活动性的影响[J]. 地震, 2019, 39(1): 146-154. |
[6] |
李春宏, 赵翠萍, 张娜, 周连庆. 白鹤滩水库库区地震本底活动特征[J]. 地震, 2018, 38(4): 94-108. |
[7] |
张锦玲, 朱新运, 马起杨, 金春华. 应用Sato模型探究宁夏区域尾波Q值特征[J]. 地震, 2018, 38(4): 74-83. |
[8] |
李艳娥, 陈丽娟, 陈学忠. 2013年芦山地震和2014年鲁甸地震前巧家台阵观测到的地震活动增强现象[J]. 地震, 2017, 37(3): 95-106. |
[9] |
刘月, 吕晓健, 田勤俭. 基于“区域-时间-长度算法”分析川滇地区强震前地震活动性变化*[J]. 地震, 2016, 36(2): 94-104. |
[10] |
李红光, 王利亚, 孙刚, 张鹤翔, 李伟华. 华北地区中小地震重新定位和地震活动特征研究[J]. 地震, 2015, 35(1): 28-37. |
[11] |
李伟, 龚耀, 赵文舟, 陈军. 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在上海及其邻区地震研究中的应用[J]. 地震, 2014, 34(1): 125-133. |
[12] |
张四新, 张希. 汾渭断陷带现今垂直形变与近期地震活动性[J]. 地震, 2012, 32(4): 123-130. |
[13] |
谢卓娟, 吕悦军, 彭艳菊, 兰景岩, 张力方. 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带地震活动性研究[J]. 地震, 2012, 32(4): 11-21. |
[14] |
龙锋, 蒋长胜, 冯建刚, 唐兰兰. 历史大地震破裂区地震危险性的地震活动性定量分析以南北地震带中北段为例[J]. 地震, 2012, 32(3): 98-107. |
[15] |
吕晓健, 邵志刚, 郝平, 陈丹, 傅征祥. 东亚大陆、 西亚大陆和东地中海地区地震活动性异同的初步综述[J]. 地震, 2011, 31(3): 77-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