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地震》,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系舟山北麓断裂茶房口段蠕滑证据及深部变形机制研究
    闫小兵, 李文巧, 由文智, 孙海燕, 郝雪景, 李宏伟
    地震    2023, 43 (3): 91-101.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07
    摘要218)      PDF(pc) (2951KB)(80)   
    据史料记载, 1038年忻州、 定襄一带发生71/2级地震。 前人研究表明, 此次地震发震构造为系舟山北麓断裂, 震中位于定襄县董村镇茶房口一带。 系舟山北麓断裂茶房口段跨系舟山北麓断裂水准测量开始于1985年, 至2021年断层两盘共错动9.09 mm, 年平均蠕滑量0.25 mm。 蠕滑变形趋势显示茶房口段逐年发生蠕滑运动, 但整体蠕滑速率较低。 采用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方法得到茶房口同震断层泥的黏土含量为23%, 断层附近断层角砾岩的黏土含量为8%, 从老断层泥到断层角砾岩, 黏土矿物总含量逐渐降低。 研究表明, 断层带中黏土含量多少是决定断裂是否蠕滑的关键因素。 在地下5 km位置(约130 MPa)围压环境、 扰动压强恒定为100 MPa条件下, 模拟系舟山北麓断裂天然断层, 开展高温高压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系舟山北麓断裂天然断层在25℃、 50℃、 100℃、 150℃温度条件下, 在0.122 μm/s和1.22 μm/s的扰动速度下, 均表现为稳定蠕滑, 其结果和跨主断层水准测量、 断层泥微观结构分析结果吻合。
    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背景噪声近地表成像: 在北京房山的应用
    寇华东, 王伟君, 闫坤, 叶志鹏, 吕恒茹
    地震    2023, 43 (3): 50-65.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04
    摘要158)      PDF(pc) (7771KB)(74)   
    低成本高可靠地获得人口密集地区的浅层地下结构, 对地震安全性评估和地下空间开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分布式光纤振动/声波传感(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 简称DAS)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 传感机理不同于传统地震仪的新型观测技术, 利用一条普通通信光缆和一个调制解调器就可以实现高密度、 长距离的振动测量。 我们在北京房山用一段460 m浅埋光纤记录的12个小时背景噪声, 获得瑞雷波相速度频散曲线, 反演出地下浅层S波速度剖面, 可以看到厚约15 m起伏较缓的低速土层, 反演结果与传统的噪声H/V谱比法探测结果相似, 但本文结果有更丰富的结构细节。 认为利用DAS高分辨率近地表速度结构探测是可行的, 如果能够利用已有的长距离地埋光缆资源, 将为近地表低成本、 高分辨率成像研究提供新的手段。
    2022年青州ML4.1地震前后的重力场变化分析
    郑家军, 李铂, 朱成林, 黄金水, 杨立涛, 董敏, 熊玮, 韩博, 刘海林, 池国民, 吴婧
    地震    2023, 43 (3): 102-119.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08
    摘要142)      PDF(pc) (8351KB)(73)   
    以2022年青州ML4.1地震为研究目标, 根据先前学者总结的区域重力场变化在大震孕育发生中的异常特征, 通过计算相邻两期重力变化、 累计重力变化的方式, 分析了震中附近变化的空间尺度和数量级。 本文分析了区域重力场变化显著地区的测点单点变化情况, 包括高炳西、 济南站、 王坟及庙子等测点, 以及高炳西场地南北两测点重力差的变化情况。 根据高炳西场地南北两测点周边干扰情况, 包括降水量、 地面沉降、 地形改正等, 分析了该两测点重力差变化的原因。 本文认为青州ML4.1地震发震前后的重力场有变化, 且该变化与地震孕育发生导致的地下物质迁移有关。
    强震震级预测中凹凸体识别与级联破裂相关研究综述
    魏斌, 刘琦, 王振宇, 许月怡, 邵志刚
    地震    2023, 43 (3): 1-17.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01
    摘要138)      PDF(pc) (7964KB)(115)   
    强震震级预测在地震预测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同时对防震减灾工作也发挥着重要的现实作用。 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 分析强震震级预测中凹凸体识别与级联破裂等关键问题。 通常, 地震的发生与凹凸体破坏有关, 而对凹凸体的识别, 主要可以从震源区介质性质、 中小地震活动、 断层运动状态、 应力状态、 摩擦属性等方面开展综合分析。 级联破裂的发生会提升地震震级, 增加地震灾害风险, 断层面曲率、 产状变化、 阶跃距离等断层几何性质, 以及断层面摩擦性质、 相邻断层段孕震层宽度变化、 断层面应力分布、 浅层低速区等断层及周围介质的物理性质控制其发生概率。 相关模型、 参数的研究有赖于密集观测和断层探察等基础性工作, 数值模拟和反演等技术应用以及多学科的综合, 希望本文可以为中国大陆重点断层段的强震震级预测工作提供参考。
    宁夏地区弱震条带梳理及预测指标总结
    罗恒之, 罗国富, 马禾青, 许英才, 李文君
    地震    2023, 43 (3): 178-189.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13
    摘要112)      PDF(pc) (3906KB)(163)   
    本文通过回溯整理1970年以来宁夏地区出现的地震条带异常, 分析了条带异常时空特征和内外地震频次比异常阈值, 获得了主震与条带的参数拟合方程, 总结了宁夏地震条带预测指标, 为宁夏震情短临跟踪和会商研判技术方案提供了一定支撑和依据。 结果表明: ① 1970年以来宁夏及邻区共发生12次ML≥2.5显著地震条带, 其中有8次地震条带结束后一年内在条带内部或端部发生5级以上地震, 优势映震期为半年, 能够通过预报效能R值评分检验, 具有一定中期预报意义; ② 主震发震时间、 震级大小与条带的长度、 持续时间、 总能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正相关, 可由回归方程给出参考平均值, 条带端部是未来中强地震发生的有利场所; ③ 宁夏地区条带内外地震频次比的平均值普遍较低, 映震条带形成期间存在大于0.75但不超过2倍均方差的显著高值, 虚报条带高值异常不显著。
    2020年山东长清M4.1地震前DF地脉动信号的变化特征
    李惠玲, 张明, 林秀娜, 陈洪凯, 韦进, 闫明豪
    地震    2023, 43 (3): 138-149.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10
    摘要106)      PDF(pc) (4595KB)(101)   
    地震前重力仪可能记录到与震源有关的高频扰动信号。 2020年2月18日山东长清发生M4.1地震, 距离震中约52 km的泰安站PET重力仪记录数据在震前5 d出现能量增强、 DF地脉动垂直位移增大(0.13×10-6 m)的现象。 为了厘清该现象与长清地震的关系, 本文首先对2020年2月的重力数据进行0~0.5 Hz频段的时频分析并计算了DF脉动信号垂直位移, 得到结果与地震背景噪声能量辐射的全球模型(ASSM)同步; 在排除台风影响, 对比分析嘉祥台重力数据和泰安站JCZ-1地震计垂直向加速度记录数据, 同时结合芝罘海洋观测站数据, 判定该信号源自海浪激发的脉动信号。 泰安站重力仪DF地脉动垂直位移均方差作为预测指标的R值检验, 结果表明该DF信号的增强不符合异常识别指标, 与2020年长清M4.1地震无关。 本文对重力数据变化的分析方法和流程, 以及对造成数据变化信号源的判定方法和思路, 为重力仪观测数据的异常识别和判定提供了参考, 可应用于相关地震分析预报工作。
    震源机制解交互反演软件设计与实现
    崔仁胜, 陈阳, 赵翠萍, 罗钧
    地震    2023, 43 (3): 190-202.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14
    摘要105)      PDF(pc) (4652KB)(113)   
    为快速获得中强地震可靠的震源机制解等震源参数, 设计并研制了基于CAP方法的震源机制解交互反演软件(SeisCAP)。 软件具有图形界面, 可直接读取区域地震台网观测波形, 交互挑选反演台站, 自动开展观测波形处理、 理论地震图计算和震源机制解反演。 通过不同构造环境、 不同震级和不同类型的多个中强地震事件测试, 结果表明该软件具有可靠性和稳健性。 该软件易使用, 便于在中强地震发生后快速获取震源机制解, 为地震应急和震源研究提供数据和资料。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断层系统的三维计算网格模型
    张熔鑫, 邢会林, 舒涛, 刘骏标, 郭志伟, 王建超, 谭玉阳
    地震    2023, 43 (3): 18-33.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02
    摘要100)      PDF(pc) (8747KB)(62)   
    川滇地区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运动影响地震频发, 是开展地震研究的理想实验场。 为实现基于几何模型的三维断层系统有限元模型快速构建, 本文以川滇地区断层系统的主要断层几何模型为基础进行了以下研究。 ① 改进了推进波前法, 使其能够基于几何模型生成三维曲面的三角形网格, 并自动识别需要局部加密的区域以及进行网格加密。 ② 提出了交叉断层的交叉线识别算法, 根据非参数曲面间的空间几何关系识别不同面(包括断层面与研究区域边界)之间的相交线。 ③ 完善了三维断层系统有限元计算网格模型快速构建方法: 对原始断层几何模型进行延长、 连接等操作, 使其能在几何上代表断层真实形状; 将研究区域外边界与内部断层面整合, 并识别它们之间的交叉线; 以交叉线为约束, 使用改进的推进波前法对断层面进行网格重划分, 修复网格拓扑关系和提高网格质量; 最后, 以断层面新生成的三角形面网格为约束, 自动生成含断层的四面体计算网格模型。 ④ 将上述方法应用于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 构建了川滇地区断层系统的三维计算网格模型, 为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该区域地震动力学过程奠定了计算网格模型基础。
    基于大地电磁探测剖面的沂沭断裂带三维模型建立
    付俊东, 许洪泰, 夏暖, 陈平, 王雷, 熊仁伟
    地震    2023, 43 (3): 34-49.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03
    摘要95)      PDF(pc) (7658KB)(79)   
    本文选取沂沭断裂带山东区段作为研究区, 基于大地电磁探测剖面资料, 结合地质剖面、 中深地震反射勘探剖面、 现代地震目录、 ALOS-DEM数据、 卫星影像等数据, 利用Blender三维建模软件, 采用“卫星影像—地表高程模型—浅层断裂线—大地电磁探测揭示的断裂地下结构—地下断裂面—地下地震小球—三维模型”的建模流程, 建立了沂沭断裂带山东区段20 km深度范围内三维模型。 得到以下认识: ① 沂沭断裂带从地表到地下整体表现出两堑加一垒的三维结构形态; ② 主要断裂之间表现出分段活动特征, 在不同段落产状差异明显, 断裂接触关系复杂; ③ 现代地震主要沿沂沭断裂内东地堑的两条断裂附近分布, 具有带状分布和丛集分布特征, 活动性较强段地震频次明显高于活动性较弱段。 沂沭断裂带三维模型的建立, 为探讨地震与活动断层之间的影响关系、 研究沂沭断裂带发震机理和地震情景再现提供依据。
    蒙山山前断裂第四纪活动特征分析
    冯建国, 赵耀, 王纪强, 高宗军, 王华林, 葛孚刚
    地震    2023, 43 (3): 66-76.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05
    摘要92)      PDF(pc) (4079KB)(100)   
    蒙山山前断裂是鲁西地块一条较为活跃的NW向断裂, 为研究其第四纪活动特征, 本文综合运用野外观察、 探槽剖面分析和年代测试等方法, 结合重力异常特征, 对蒙山山前断裂的最新活动性和深部构造进行了初步研究, 对于评价蒙山山前断裂的地震危险性有重要意义。 结果表明: ① 蒙山山前断裂第四纪以来以左旋走滑及正断运动为主。 断裂以于家庄村为界, 分为东西两段, 西段在第四纪以来活动不明显, 东段的主要活动时期为晚更新世; ② 蒙山山前断裂向深部下切至中下地壳, 属深大断裂; ③ 蒙山山前断裂在晚更新世以来可能发生过两次古地震事件, 分别在(44.1±3.4)~(24.3±1.2) ka和(22.7±1.8)~(6.2±0.5)ka; ④ 断裂带上曾发生过多次5级左右地震, 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潜在风险, 建议今后加强对该断裂的研究。
    锦屏一级水库蓄水前后地震活动、 震源机制及应力场研究
    陈翰林, 刘瑞丰, 王勤彩
    地震    2023, 43 (3): 120-137.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09
    摘要92)      PDF(pc) (5037KB)(85)   
    本文研究了锦屏一级水库蓄水前后发生在库区及其周围ML0.5以上的地震活动并进行了精定位, 反演了ML3.0以上71个地震事件的震源机制解, 并通过计算比较了蓄水前后的应力场。 结果表明: 锦屏一级水库地震开始响应时间较长, 应与第一阶段水位抬升有限, 库水淹没范围尚未覆盖震群附近有关。 淹没范围扩大至震群所在区域后地震活动大幅增加, 之后几个阶段的蓄水过程和地震活动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蓄水后大量地震集中发生在木里藏族自治县葫芦沟附近, 震源深度集中在6~14 km, 与蓄水前相比震源深度变浅。 除葫芦沟以外的区域震源机制解结果, PT轴分布及区域应力场反演结果都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葫芦沟附近震群的震源机制多为走滑型, P轴以NS向及NNW—SSE向为主, T轴以EW向及NEE—SWW向为主, 区域应力场最大和最小主应力轴近水平, 中间应力轴近直立, R值为0.5, 与其他区域存在差异, 其发震机制应受孔隙压扩散和水浸润弱化作用影响。
    基于图像信息方法的南北地震带地震预测研究
    田唯熙, 张永仙
    地震    2023, 43 (3): 159-177.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12
    摘要84)      PDF(pc) (4535KB)(91)   
    图像信息法(PI)计算过程涉及到地震活动性的归一化, 因此针对地震活动性相似的地区PI预测效能较好。 以南北地震带为研究区域, 对图像信息法(PI)在南北地震带不同范围的预测效能进行了研究。 采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的1970年以来中国地震目录, 选取5年尺度的“异常学习窗”和“预测时间窗”以及1°×1°网格, 以2017年以来发生的MS≥6地震为目标, 通过ROC检验, 对地震进行回溯性预测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 ① PI方法对南北地震带南段、 中段、 北段区域进行计算的预测效能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但幅度较小, 显示PI方法的预测效能可能受到区域内地震活动性强度的影响。 ② PI方法对南北地震带分段计算的预测效能优于对整个南北地震带进行计算的预测效能。 其中, 把南北地震带北、 中段合起来作为一个计算区域时预测效能最好, 南、 中、 北各段预测效果次之, 把中、 南段合起来作为一个计算区域时预测效能相对较低, 南北地震带整体的预测效能最低。 通过地震活动性对南北地震带进行区域划分能使得预测效能提高。 ③ 计算结果显示, 滇西南永德—泸水地区、 龙门山断裂南段附近存在“热点”, 未来5年内这些地区为MS≥6地震值得关注的重点区域。
    门源地区应力场与发震断层研究
    杨成, 万永革
    地震    2023, 43 (3): 77-90.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06
    摘要83)      PDF(pc) (3714KB)(110)   
    应力场和发震断层形态确定是地震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为采用震源机制确定2022年1月8日发生MS6.9地震的青海省门源地区的应力场和断层形态, 本研究首先搜集1927年到2022年门源地区地震震源机制解资料, 对于同一地震具有多个震源机制解的情况, 将震源机制中心解作为该地震震源机制, 是求解应力场和断层形态的基础数据, 而后采用整理得到的震源机制节面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得到了该地震序列的可能断层面形状, 并求解了研究地区的构造应力场。 最后将构造应力场投影到断裂面上, 估计断层面的滑动角, 并模拟了应力场与发震断层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 门源地震序列的总体断层走向、 倾角分别为103.19°, 72.44°, 与野外地质调查的冷龙岭断裂的走向倾角具有一致性。 门源地区的构造应力场压轴走向为242.37°, 倾伏角为0.93°, 张轴走向为334.79°, 倾伏角为68.98°, 可以解释为青藏块体东北缘向东北方向扩展的过程中受到稳定的阿拉善块体阻挡, 导致了该地区逆冲兼走滑的断层破裂体系。 将应力场投影到门源地震序列的总体断层面上得到断层滑动角为50.68°, 相对剪应力和相对正应力值分别为0.822和-0.077, 说明门源地区在西藏地块和阿拉善地块的NE向挤压应力下, 在NWW—SEE向较陡的断裂上呈现较大的剪应力和较弱的挤压状态。
    2019年长宁MS6.0地震周边区域速度与P波各向异性成像研究
    杨唯佳, 周艳杰, 姜恩元, 石玉涛, 马啸, 贺茜君, 黄雪源
    地震    2023, 43 (4): 1-20.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4.001
    摘要80)      PDF(pc) (16915KB)(78)   
    利用基于程函方程求解的地震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对2019年长宁MS6.0地震震中及其周边区域进行反演成像, 获得了该区域高分辨率三维P波、 S波速度结构以及P波方位角各向异性参数分布, 并对几个典型剖面的泊松比结构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方位角各向异性对地震波P波走时具有显著的影响; 研究区域上地壳速度结构存在显著的非均匀性, 且一些相对低速异常与注水采盐、 天然气水力压裂开采及废水回注等工业活动区域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显示人类的工业活动可能已经对上地壳的物质性质产生了影响。 长宁地震的发生可能由注水采盐活动直接诱发, 而由工业活动所造成的速度异常结构对区域内地震的发生可能产生的影响是持续性的。 区域内P波方位角各向异性可能受板块运动和主压应力影响, 而长宁地震序列震源区域浅层P波方位角各向异性以近EW向为主, 与该区域的主压应力方向基本一致。 这些结果为认识四川盆地东南缘精细地壳结构、 深部物质运动和动力学机制提供了新的资料。
    水力压裂诱发地震研究进展
    陈秋玉, 张晓东, 赵翠萍
    地震    2023, 43 (4): 215-227.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4.014
    摘要80)      PDF(pc) (1104KB)(67)   
    随着近年来页岩气水力压裂技术的普及, 该技术诱发的地震活动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四川盆地作为开采中国页岩气的主要区域之一, 自2015年水力压裂技术在盆地内全面推进, 地震活动频度和震级均呈增长趋势。 本文通过收集和分析全球水力压裂诱发的地震, 尤其是四川盆地区域的地震, 从地震活动的现象和特征、 可能诱发机制、 地震监测、 风险减轻、 灾害预测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对全面认识水力压裂诱发地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运城盆地鸣条岗地裂缝展布特征与成因分析
    郭春杉, 李文巧, 徐岳仁, 闫小兵
    地震    2023, 43 (4): 50-66.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4.004
    摘要76)      PDF(pc) (17097KB)(97)   
    鸣条岗地裂缝位于运城盆地东北部的鸣条岗地垒东南侧, 造成沿线基础设施开裂变形, 包括房屋墙体开裂、 道路开裂、 农田毁坏等, 给沿线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 地表测绘和资料收集, 获得了地裂缝空间展布及位错数据, 该地裂缝延伸超过15 km, 走向58°, 最大深度2.5 m, 最大宽度5 m, 垂直滑动速率6.25~8 mm/a。 判定鸣条岗地裂缝属于构造与非构造综合结果, 其中超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是其主要诱因。 由于断层两侧沉积厚度不同, 地下水采集导致沉降差异, 所以鸣条岗南缘断裂对地裂缝展布起到控制作用, 而降雨及黄土湿陷性对地裂缝的形成具有扩展作用。
    2020年唐山5.1级地震发震背景分析
    唐杰, 张素欣, 冯向东, 孙丽娜, 王晓山, 边庆凯
    地震    2023, 43 (4): 37-49.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4.003
    摘要64)      PDF(pc) (4455KB)(79)   
    1976年唐山7.8级震后40多年, 地处唐山断裂东北端点的古冶发生了2020年7月12日5.1级中强地震。 本文综合构造背景、 多年小震时空图像背景、 多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 同时根据现场考察等资料以及前人相关研究成果, 分析这次地震的多元发震背景。 结果表明: 此次地震发震断裂为与唐山断裂带共轭的抹轴峪断裂, 未来该区域仍具有一定发震风险。 通过此次研究, 对唐山老震区孕震构造背景有了新的认识。
    LSTM神经网络拾取地震P波到时
    吴为治, 汪小厉, 何泽平
    地震    2023, 43 (4): 67-75.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4.005
    摘要63)      PDF(pc) (1329KB)(78)   
    震相到时拾取是地震学的一个基础问题, 本文针对该问题发展了地震P波到时自动拾取的LSTM神经网络方法。 该方法将到时问题转化成到时标签化后的概率问题, 建立了一个4层网络模型, 利用朝鲜核爆地震垂向数据进行了模型的训练, 成功对后续核爆地震P波到时做出准确的拾取, 且该方法对一定信噪比的数据仍具有一定适应性。 通过对添加不同程度噪声的随机截取的输入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 结果表明需要输入P波之后10 s以上的波形才能有稳定的拾取结果。 该方法作为一种人工智能的方法, 为波形到时自动拾取提供了新的方法。
    基于模式和广义射线理论研究水平层状介质中面波模式的接触现象
    王少曈, 鲁来玉
    地震    2023, 43 (4): 76-100.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4.006
    摘要63)      PDF(pc) (8790KB)(60)   
    在近地表面波勘探中, 尤其对于典型沉积盆地的探测, 基于观测数据得到的频率-相速度域的能谱中, 通常可以观察到基阶和一阶模式的模式接触现象(Mode-kissing)。 基于模式理论, 频率域中面波模式对应由频散方程的根给出的一系列极点。 基于广义射线理论, 时空域的多径, 造成了频率域中的多模。 本文结合广义射线理论和简正模理论研究广义射线理论中极和极两个表面波极点贡献对频散曲线的影响, 解释实际观测的模式接触现象。 基于两层介质模型, 分析下层半空间S波速度β(2)变化时, 随极点在复射线参数平面变化, 引起的基阶和一阶模式的频散曲线、 本征位移和质点偏振的变化特征。 研究发现, 模式接触现象出现在复射线参数平面内, 极越过1/β(2)表示的支点, 基本进入简正模区域时。 与该极点对应的一阶露能模式, 其地表质点轨迹为顺进椭圆, 但本征位移随深度的变换表现出经典表面波特征, 能量主要集中在地表。
    2021年玛多MS7.4地震与2010年玉树MS7.1地震前频谱特征分析
    余娜, 孙玺皓, 张晓清
    地震    2023, 43 (3): 150-158.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11
    摘要63)      PDF(pc) (3621KB)(69)   
    为进一步验证和完善使用频带变窄且向低频段偏移特征识别前震的判定依据, 本文基于青海、 甘肃等区域数字化测震台网记录的波形数据, 对比分析2021年玛多7.4级地震前148 d发生的2020年12月24日青海玛多4.2级地震与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前的4.7 级地震快速傅里叶变换的频谱特征。 结果显示, 玛多4.2级地震频谱的频段较宽, 优势频段为0~5.0 Hz, 玉树4.7级地震频谱的频带变窄且向低频端偏移的特征较为显著, 优势频段为0~1.5 Hz。 对比分析认为, “频带变窄且向低频偏移”现象对识别直接前震有较好的效果, 需重点关注中小地震出现频谱偏移后短期内(1~3个月)震源区附近强震发生的可能性。
    东昆仑断裂带玛沁—玛曲段三维形变研究
    张夏, 董彦芳, 洪顺英
    地震    2023, 43 (4): 169-184.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4.011
    摘要59)      PDF(pc) (7905KB)(47)   
    东昆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内部最活跃的左旋走滑断裂之一, 是巴颜喀拉地块的北部边界。 东昆仑断裂东段的玛沁—玛曲段是近400年来5级以上地震空区。 本文基于PS-InSAR技术, 利用欧空局Sentinel-1A/B卫星升降轨SAR数据获取玛沁—玛曲段的震间LOS向形变速率场, 结合GNSS数据插值解算欧亚参考框架下的三维速率场, 合成平行于断层走向的速度场; 然后利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方法反演玛沁—玛曲段及周围断层的滑动速率和闭锁状态。 研究结果表明, 玛沁—玛曲段未发现明显的蠕滑现象, 其滑动速率从距离东昆仑末端300 km左右的阿尼玛卿山开始由西向东逐渐减小, 由4.7 mm/a逐渐减小到2.3 mm/a; 玛沁—玛曲段大部分存在10 km以上的闭锁深度, 并且在不断积累应变, 已接近古地震的复发周期。 玛沁段与玛曲段的地震矩积累均可达到1.00×1020 N·m, 均相当于一次MW7.3地震的能量; 若两段同时破裂, 释放的地震矩能量相当于一次MW7.5地震, 因此玛沁—玛曲段的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S6.5地震触发滑坡遥感解译研究
    肖金宇, 徐岳仁, 刘雷, 张伟恒, 李文巧, 杜朋
    地震    2023, 43 (4): 101-118.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4.007
    摘要58)      PDF(pc) (10219KB)(73)   
    不同地貌环境下的同震触发滑坡类型会有巨大差异, 确认同震滑坡类型对认识致灾特征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S6.5地震触发滑坡为例, 利用多时相高分辨率卫星、 航空遥感数据, 结合遥感解译及野外调查方法, 分析这次中强地震触发滑坡的主体类型。 研究结果表明, ① 本次地震触发滑坡数量6 209处, 总解译面积9.72 km2, 其中10处面积大于70 000 m2的滑坡造成震中区主要的堰塞湖堵江、 生命线中断等严重灾情; ② 同震滑坡主体为基岩崩塌, 物源区较小、 流通区狭长, 堆积区沿坡脚倒石堆, 具有同震滑坡解译面积大而体积小的特征; ③ 本次鲁甸MS6.5地震触发滑坡是中国西部高山峡谷地貌背景下的以基岩崩塌为主的特征。 以上认识对该地区地震滑坡的定量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基于地震仪与四分量钻孔应变仪共点观测Rayleigh波频散特性
    王晓蕾, 薛兵, 崔仁胜, 朱小毅, 高尚华, 赵帅博, 张兵
    地震    2023, 43 (4): 21-36.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4.002
    摘要58)      PDF(pc) (6761KB)(60)   
    作为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的重要部分之一, 深井地震综合观测系统建设项目在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附近建成了一个深井地震观测实验系统, 共建成10个井深300 m和2个井深1000 m综合地震观测井, 其中包含了地震波观测和应变观测, 通过将甚宽频带地震仪观测与四分量钻孔应变仪集成, 形成地震与应变共点观测。 应变仪与地震仪的采样率均设计为100 Hz, 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远震、 区域地震和近场微震的地震波和应变地震波观测数据。 基于最早建成的地震综合观测深井之一拖乌300 m深井数据, 尝试采用地震波和应变地震波的振幅信息, 基于共点相速度估计理论, 获取了20~125 s周期范围内观测井局部的Rayleigh波相速度频散曲线。
    基于手机位置的泸定6.8级地震人口热力分析
    尹晶飞, 李东平, 肖本夫, 缪鑫辉, 沈伟勇, 姚迪
    地震    2023, 43 (4): 185-199.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4.012
    摘要57)      PDF(pc) (7648KB)(74)   
    2022年9月5日泸定6.8级地震后, 为及时了解灾区人口分布情况, 快速确定极震区范围, 本文借助第三方手机移动推送服务平台, 采集了灾区不同时段的手机位置数据, 利用核密度空间处理方法, 分析震前人口分布状态以及震后的人口热力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 地震发生后极震区范围内的人口热力呈现明显减弱趋势, 而在距离震中较远、 人口密度较高的乡镇则出现短时人口热力增强趋势。 通过对活跃手机数量的变化率进行空间插值分析, 可以较好地拟合本次地震通信基站退服的分布情况, 并推断出地震影响场的范围。 人口热力数据为快速获取灾区人口动态变化提供了有效途径, 可以为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发震构造浅析
    杨攀新, 熊仁伟, 胡朝忠, 高原
    地震    2024, 44 (1): 153-159.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11
    摘要57)      PDF(pc) (3024KB)(43)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 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次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 受青藏高原向NE向扩展挤压作用的影响, 区域发育两组较为典型的断裂构造: NWW向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是活动块体运动边界, 另一组NNW向右旋走滑断裂则发育在块体内部构成次级块体边界。 此次积石山6.2级地震就发生在NWW向西秦岭北缘左旋走滑断裂带和NNW向日月山右旋走滑断裂带之间的大型挤压阶区内, 初步判定其发震构造为以逆冲作用为主的拉脊山断裂带东南段的积石山东缘断裂。 断裂切断拉脊山北缘断裂带东南段, 使积石山东缘断裂成为一个长度不足40 km的独立活动段, 判定原震区近期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青海灾区地震地质灾害初步调查分析
    杨传成, 李智敏, 熊仁伟, 盖海龙
    地震    2024, 44 (1): 216-225.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20
    摘要55)      PDF(pc) (9873KB)(41)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 甘肃省积石山县(35.70°N, 102.79°E)发生6.2级地震, 积石山县大河家镇为本次地震的宏观震中, 地震烈度为Ⅷ度(8度)。 通过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MS6.2地震青海地区的现场初步调查发现, 这次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 多处出现滑坡、 地裂缝和喷砂冒水(液化)现象。 由于震区浅表土质松软, 地下含水较多, 地震的破裂和构造作用造成浅表地体的流滑。 本文简要介绍了本次地震的烈度分布、 地震地质灾害类型及特点, 分析讨论总结此次地震灾害的特征及影响。 本研究可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范围划定、 趋势预测和灾后重建提供科学参考, 对今后抗震设防和防震减灾工作有启示作用。
    基于遥感技术的海洋/近海地震异常研究进展与展望
    张璐, 江盟, 荆凤
    地震    2023, 43 (4): 200-214.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4.013
    摘要55)      PDF(pc) (1567KB)(49)   
    强震孕震阶段, 构造板块及断裂带内部发生的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变化可通过介质的传播到达地表及大气层, 并最终以电磁波的形式被卫星传感器所接收。 近30年来, 人们利用卫星观测数据提取并分析了许多陆地地震前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场异常信息, 但对海洋地震前的异常现象研究较少。 文章结合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法, 通过全面梳理国内外文献对海洋地震异常的观测结果, 对与海洋及近海地震相关的不同参量变化特征及海-气耦合关系进行了总结, 探讨了现阶段制约遥感技术在海洋/近海地震研究领域应用成效的关键问题, 最后结合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对海洋地震异常遥感监测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为构建包括海洋在内的地震多圈层耦合模型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3年第十一届青藏高原东部构造与地球物理研讨会(11-WTGTP)在安庆召开
    杨逸文, 那仁格日勒, 徐义贤, 艾印双, 高原
    地震    2023, 43 (4): 228-230.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4.015
    摘要50)      PDF(pc) (382KB)(61)   
    基于赫斯特指数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磁效应特征分析
    苏淑娟, 杨彦明, 邹春红, 孙豪, 张耀文, 张振晗, 贾震, 武扬
    地震    2023, 43 (4): 119-134.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4.008
    摘要50)      PDF(pc) (3836KB)(46)   
    选取2012—2022年青藏高原东北缘山丹等7个观测台地磁垂直(Z)分量数据, 基于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S7.4地震等4个地震事件, 利用重标极差法(R/S, Rescaled Range Analysis)与最小二乘法(LSM, Least Square Method)计算地磁Z分量赫斯特指数(Hurst Exponent, H)值, 分析H值的时序变化与地震活动关系。 结果表明: ① 7个观测台地磁Z分量11年时间序列H值的分布范围均为0.5<H<1.0, 具有长程相关性与持久性, 可对未来趋势做出预测。 ② 7个观测台的地磁Z分量H值在4个地震事件前1~3个月迅速下降, 直至H<0.5, 背离地磁场正常(0.5<H<1.0)变化规律, 出现震磁异常现象。 震级越大、 震中距越小, 震磁效应越明显。 ③ H值的反持续性可能与青藏高原东北缘壳-幔深部物质流的运移有关。 青藏高原二级块体(如松潘—甘孜地块)深部热流的上涌和侧向迁移导致地壳内部应力场改变, 从而引起地磁场扰动, 进而出现H值异常。 基于赫斯特指数的数据分析, 进一步补充震例研究, 捕捉与解译震磁异常, 研究地磁时序变化与地震活动对应关系, 为探索青藏高原东北缘块体内部及边缘的震磁机制提供参考。
    嘉黎断裂带中段流域地貌形态指数与新构造活动特征
    黄峰, 熊仁伟, 林敬东, 赵峥, 杨攀新
    地震    2024, 44 (1): 1-18.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01
    摘要49)      PDF(pc) (8413KB)(72)   
    本文以嘉黎断裂带中段(尼屋乡—古乡段)为研究对象, 利用30 m分辨率的SRTM DEM数据, 提取435条支流流域标准化陡峭指数(ks)、 43条支流河谷宽高比指数(VF)、 55个流域面积-高程积分指数(HI)、 10条支流河道纵剖面和裂点。 依据不同河段的河流标准化陡峭指数和沿河道纵向剖面的一系列裂点分布特征, 将研究区划分出流域上游、 下游南侧与下游北侧三个区域进行对比分析。 上游ks值与HI值均低于下游, 而VF值高于下游值。 这些数据研究结果表明, 尼屋乡—古乡段下游区域构造抬升活动强烈, 而上游区域抬升则相对较弱。 尼屋乡—古乡段下游选取南北两侧各5条支流分析, 遥感解译结果显示断裂大致沿河谷南侧展布, 多与南侧一级支流低海拔裂点发育位置相当。 结合野外断裂剖面调查和测年结果分析, 认为断裂中段活动时代为全新世早期或晚更新世晚期, 除右旋走滑活动外, 还伴有显著的逆冲挤压性质, 其原因是断裂中段位于青藏高原东构造结正北侧, 推测断裂除羌塘块体向东运移影响外, 逆冲作用是受构造节持续向北推挤作用的结果。
    2023年12月18日积石山6.2级地震的深浅变形构造分析
    高原, 李心怡, 李抒予, 夏新宇, 杨逸文, 王琼
    地震    2024, 44 (1): 160-166.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12
    摘要45)      PDF(pc) (5209KB)(31)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震源区及邻区绝对板块运动方向与岩石圈方位各向异性有很好的一致性, 区域浅地表变形与上地壳各向异性反映的变形特征都出现明显的空间扰动, 上地壳的局部不均匀变形和物性差异是积石山地震的深部发震构造背景。 地震发生在积石山东缘断裂, 该断裂长约30~40 km, 短期内不具备发生相当震级或更大地震的深部蕴震构造条件。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震源机制解
    王勤彩, 罗钧, 陈翰林, 孟霖鑫
    地震    2024, 44 (1): 185-188.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15
    摘要43)      PDF(pc) (2197KB)(43)   
    使用区域台网资料, 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6.2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结果显示, 该地震为逆冲型地震, 与GCMT、 GFZ和USGS的震源机制解基本一致。 震源机制解节面Ⅱ的走向与积石山东缘断裂大致相同。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震源机制及其对周围区域的应力影响
    王润妍, 万永革, 宋泽尧, 关兆萱
    地震    2024, 44 (1): 175-184.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14
    摘要42)      PDF(pc) (6519KB)(39)   
    为研究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对周围地区的应力影响, 本文首先根据各个机构和学者提供的震源机制数据确定了本次地震的震源机制中心解。 节面Ⅰ: 走向159.08°, 倾角40.57°, 滑动角112.46°; 节面Ⅱ: 走向310.52°, 倾角53.05°, 滑动角71.88°。 此次地震为逆冲型地震。 将当地的应力体系投影到震源机制中心解的两个节面上, 得到相对剪应力分别为0.797和0.951, 可以看出该地震是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的一次正常能量释放。 拉脊山北缘断裂呈NNW走向, SWW倾向, 倾角为45°~55°, 与震源机制中心解的节面Ⅰ较为一致, 判断拉脊山北缘断裂为此次地震发震断裂。 基于该地震破裂模型及均匀弹性半空间模型, 计算此次地震对周边地区产生的同震位移场及应变场。 体应变在震中呈现拉张, 距离震中较远的东北和西南两侧呈现轻微拉张, 震中周边呈现压缩, 东侧压缩表现更为突出。 水平位移场表现为在震中西北侧和小部分东南侧的物质向外涌出, 而东北侧和西南侧的物质涌入震中; 与水平位移场相对应, 垂直位移场在震中表现为隆升, 而四周表现为略微沉降。
    2024年1月1日日本能登半岛7.6级地震: 震源特征、 灾害概况与应急响应
    陈光齐, 武艳强, 夏明垚, 李志远
    地震    2024, 44 (1): 141-152.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10
    摘要42)      PDF(pc) (4280KB)(33)   
    2024年1月1日, 日本能登半岛发生7.6级地震, 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本文利用震后3 d的信息, 快速分析了此次地震的震源特征、 受灾情况和应急响应工作。 结果显示: ① 地震破裂方式为逆冲型, 余震分布呈现NE向带状特征, 范围约150 km; ② GNSS观测到震中附近显著的W-WN同震位移, 最大水平位移达1.2 m, 两段断层反演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观测数据; ③ 震中附近观测到了较大的峰值地面速度(PGV)和峰值地面加速度(PGA), 最大达到145 cm/s和2681 cm/s2, 同时烈度达到日本标准最高值(7度), 并且能登半岛附近绝大部分地区的烈度都在5强以上(日本烈度标准的从高到低第4档); ④ 截至1月3日, 此次地震已造成了日本石川县73人死亡, 323人受伤, 183栋房屋全毁或半毁, 并引发了海啸、 火灾、 边坡破坏、 道路受损等灾害链。 最后, 本文简要总结了针对此次地震的紧急救援、 信息发布等灾害应对和管理措施。 此项工作为理解地震机理、 研究灾害成因以及开展有效应对措施提供了参考, 为未来类似事件的处置提供了借鉴。
    2021年酒泉阿克塞县MS5.5地震前地电场变化分析
    辛建村, 方炜, 杨宜海, 李娜, 颜文华, 冯红武
    地震    2023, 43 (4): 153-168.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4.010
    摘要42)      PDF(pc) (5448KB)(50)   
    2021年8月26日酒泉阿克塞县发生MS5.5地震, 基于距震中500 km范围内6个地电场观测站2020—2021年的观测资料, 利用大地电场岩体裂隙水(电荷)渗流(移动)模型, 计算了地电场观测站优势方位角, 结合震源机制以及安西站定点形变观测资料, 分析获知: ① 震前山丹、 高台、 白水河3个观测站的优势方位角出现异常变化, 异常开始时间集中在2021年5月, 表现出一定的同步性; 瓜州、 都兰、 嘉峪关3个观测站优势方位角无明显异常变化。 ② 安西站伸缩仪、 垂直摆与相距约12 km的瓜州站地电场, 其日均值数据在2021年4—7月出现近乎同步的趋势转变、 加速、 跃变等异常变化现象, 显示出不同物理参数间具有关联性。 应用地电场与定点形变观测数据, 通过综合分析、 相互印证, 判断区域应力状态变化, 为探索不同物理参数异常演化在数据可靠性分析、 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等提供了思路。
    地电场地震异常频率相关性统计特征研究
    付阿龙, 安张辉, 范莹莹, 元丽华, 侯泽宇
    地震    2023, 43 (4): 135-152.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4.009
    摘要41)      PDF(pc) (4464KB)(58)   
    在地震孕育与发生过程中, 地电场不同频率出现异常现象已有相关报道, 而地电场不同频率成分与地震震级的相关性统计特征仍不清晰。 本文拟利用小波变换方法, 将中国甘肃平凉、 新疆和田和乌什地电场观测台站12年的数据分解成不同周期成分, 如24 h、 12 h、 8 h和6 h等, 再利用滑动相关性方法分析各成分与台站周围一定震中距范围内地震事件震级之间的相关性统计特征。 结果表明, 地电场高频成分(4 h和6 h等)与两个等效震级序列的地震事件均出现相关性异常现象, 但低频成分(24 h和12 h)仅与较大震级序列的地震事件出现相关性异常现象; 从时间上来看, 相关性异常现象一般在震前55 d、 20 d及10 d左右出现, 地电场频率与地震震级之间的这种相关性可能是孕震断层与潮汐作用之间的耦合作用所致; 当地电场测道方向与断层走向一致时, 该测道更容易观测到地震异常, 这可能是研究区域构造断裂所导致的地电场选择性特征的具体体现; 此外, 各台站相关性异常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 可能与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以及地球动力学环境有一定关联。
    2023年甘肃积石山MS6.2地震: 一次逆冲为主的浅源强震
    杨彦明, 苏淑娟
    地震    2024, 44 (1): 167-174.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13
    摘要40)      PDF(pc) (3804KB)(37)   
    基于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波形数据, 在三维空间内利用波形拟合反演方法获得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MS6.2地震最佳震源机制解, 结果表明: 节面Ⅰ走向305°, 倾角56°, 滑动角61°; 节面Ⅱ为走向169°, 倾角43°, 滑动角125°; 矩震级MW6.02。 最佳拟合的空间精细位置为102.377°E, 35.968°N, 深度9 km。 结果显示, 地震破裂沿NW方向扩展。 初步推断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面为节面Ⅱ, 发震断层是拉脊山北缘断裂(积石山东缘断裂), 是一次逆冲为主, 兼少量走滑分量的浅源强震事件。
    区域地震记录揭示的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
    地震   
    录用日期: 2024-01-03
    预出版日期: 2024-01-03

    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序列精定位
    左可桢, 赵翠萍
    地震    2024, 44 (1): 204-208.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18
    摘要38)      PDF(pc) (2030KB)(79)   
    本文使用结合波形互相关技术的双差定位方法, 对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序列(截至2023年12月22日24时)进行了重定位。 结果显示, 主震震中位于临夏州积石山县(35.745°N, 102.827°E), 震源深度约为12.5 km。 余震序列呈现出NW和NNW两个展布方向。 其中主震西侧的余震条带呈NW向展布, 深度方向上向NE方向倾斜。 重定位结果显示了该地区具有复杂的构造背景和发震机制。